在教育道路上, 除了老師, 父母都擔任重要角色,孩子的一言一行很多時是模仿他們最親近的人。言行舉止,人生態度,思考模式,其實都會默默影響著我們的孩子。
今次想跟各位分享樹苗組家長Eddy遠赴鄭州上[人智學建築課]的課後感。當了多年建築師的他 ,為何仍可如空杯一樣給課程內容注滿內心?希望大家可細味他真摯分享, 也可感受Eddy接觸人智學建築課後的興奮及感動。
一直以來, Star Hill 家長們努力不懈,自我成長及進步, 孩子看在眼裏,自然會感到追求知識的熱情及期盼,是無分年齡,也無分你我。學習的快樂在父母身上感受到,這絕對是最好最幸福的身教。
[人智學建築課] 課後感
樹苗組家長Eddy
今天,六月廿三日早上,我置身於鄭州一所蒙特學校課堂中, 凝神學習着人智學建築課程。席上有師訓中的初出茅廬年輕人,人智醫學和動力農耕土地復修專家,籌組着如何裝修九月開課的幼園辦學人,有意成為華德福發展商的家長等等。上回如此專注地筆錄建築教授的講課已是二十年前。
人智學分枝出來的教育,藝術,醫學,農法等體系之中,建築是最少被觸及整理的。這是為何當日見到此課程標題,“普世之美 – 建築”,已是如此吸引,報名後一直好奇着主講者會以何等角度,介紹人智學的建築。這五天的課程滿足我這好奇的是Johannes Schuster老師,他是瑞士歌德館的人智學建築課程導師,並花上了十年以上的光景,於澳洲的維多利亞 Little Yarra,以人智建築理念,設計了一所佔地二十公頃的華德福學校建築群。老師強調他不是建築師而是教育者,其後幾天的課程,更感他是一位引路者。
五天朝九晚五的課,有九成的時候是展述人智學中關於「以太力」對物質與精神世界的作用影響, 延展開來的内容如: 美與自然、四元素原型、數字4(空間)和數字7(時間與演化)、精神本質、通用矩陣、四以太作為物質和精神間的橋樑、建築的高我。
這是一段旅程,Johannes老師更是一位極之稱職的響導,循着靈性科學的軌跡,由觸動精神層面的藝術到「以太力量」如何作用於物質界的塑型,然後再回落到”自我”如何於物質和精神之間游走的路徑。這不是理論的空談課程,反而是建基於我們日常的感知經驗的演示,把看似平凡不過的背後的更高價值顯現放學員前。
其中一天的下午練習課,老師於桌上安上一塊方型金屬片(Chladni Plate),撒上幼沙,拿出提琴弓,沿邊垂直一拉,帶出了尖銳的意調,同時沙粒似是跟着某些指令般, 於板上展現了一個如曼陀羅的對稱有序的圖案,學員們都雀躍地嘗試拉出一個可見的單音,霎時間課堂内雜音四起,那圖案當然也不見踪影,但當學員掌握到技巧後,沙粒便美妙地移至不同的位置。Chladni Plate 奕是華德福中學教授聲波物理學時常用的教學工具。老師要示範的是聲音以太的組織特性,不論在精微尺度如细胞排列,或是宇宙尺度如銀河系的结構,都在這以太力的作用下運作。也導出了古埃及描述微觀與宏觀世界之相聯關係 “as above, so below” (主流如此,支流如此)的哲語,反之奕然。頓時也找到了要遠離”煩”音的理由,尤其於發育身體器官期的兒童耶!
此回課程,授課型式主要是靜態的,但内心卻不停地滾動着,不斷被啟迪着,猶如對建築學之認知的再一次啟蒙,不是眼界一開的,而是點滴成溪的。過往積累下來的體驗、靈感、渴望、疑惑等等,會集了,流動了 。老師無私地把一幅經年繪制的”藏寶圖”交給了學員們,以天地之道為坐標,刻畫着 – 愛而善意的 – 真誠而智慧的 – 生機而和諧的 – 存在於本質的”普世之美”的所在。
附圖為利用科學儀器CymaScope (比Chladni Plate敏感數倍) 記錄下的人聲英語母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