樹苗組(6-13歲)

English

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(ESL)

華德福教育的英語學習,或者說是第二語言,是一道橋樑,讓孩子在上面走着時,以正面的態度探索自身以外文化;同時也是一個契機,讓孩子在觀察時建立同理心,透過學習自身以外的文化,從而懂得客觀地理解世界。

在中西文化交匯的香港,樹苗組的孩子由低年段開始學習英語,直至他們畢業。按着孩子的兒童發展所需,學習英語的內容也會隨之而調整,讓他們能享受英語帶來的美。

低年段 Grade 1-2

進入七歲的孩子,身體已在上一學習階段培養出一定的規律以及模仿和觀察能力;到達這個階段的孩子已準備好「嚴格地執行」這些規律從而學習一種新的語言、一個新的文化背景。

透過老師訴說英語的聲線、語調、發音和咬字,孩子就在這樣的語境模仿和觀察這個語言:老師的話語、指令、詩歌和故事總是伴隨着動作的。一邊觀察、一邊模仿,英語正逐漸渲染着孩子的感觀。漸漸地,孩子對這個語言不再感到陌生,想要嘗試以之表達自己,這時學習便進一步從模仿動作到模仿書寫,而大自然萬物就是最美麗而觸動我們的圖像! 老師將聲音與這些圖像連結起來,讓孩子透過大自然事與物的特徵學習「字」與「母」。

At this stage, children:

  • Are introduced to the second language through repetitive action rhymes, songs, and stories, and
  • Are further introduced to pronouncing and writing alphabets through pictorial stories of nature.

 

中年級 Grade 3-4

在模仿以外,這時候的孩子開始呈現自己的個性。比起在Grade 1-2由老師主導的課堂,這時候更常看見的是很多「對話」的課堂;學習方式也不限於聆聽、朗讀和書寫,而是更多緊密連結日常生活的學習主題:家庭、生活、交通、烹飪、節日等等,都是探索和發掘英語文化的良好語境,讓孩子切實地以外語展現自己的性格特質、表達風格和個人感受。實用的語法和書寫技巧已不經不覺地融入於孩子的英語能力之中,而這些日常情境的交流正是孩子在實踐和運用所學的良機。

Children are understanding the second language further:

  • by active conversational engagements in various authentic and daily life contexts, 
  • by expressing one’s feelings with a fruitful bank of vocabulary, and 
  • by applying fundamental grammatical rules in speaking and writing.
 

高年段 Grade 5-6

口袋裏放了這麼多,孩子須要一個空間將其表達出來!這時課室裏的孩子正埋頭創作充滿個人風格的文字,書信和故事都能流暢地寫起來。有時會抬頭跟同學討論,有時會眉頭緊皺:他們在寫作地過程敏銳又細膩地「發現」到母語和英語的不同了!努力地解構兩種語言的文法差異,以及逐漸浮現的文化之大不同,進而建立出一套專屬自己的「語法理解方程式」,就是他們每天的工作目標。
老師更會時不時提出挑戰:「你有多理解這個故事?能以相似又不相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嗎?」「如果要你將一篇英文故事翻譯成母語,或反之,你要試試看嗎?」遊走於母語和英語之間所產生的疑問、比較、挫敗和再接再厲的成功感,都是屬於孩子的。

Now, students are ready to:

  • be inspired to perform themselves in various contexts of creative writing, and
  • be challenged to explore the grammatical and pragmati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ther and the second language.

初中 Grade7-8

文學作品、世界歷史和實用寫作是一大片美麗的汪洋, 裏面有來自不同國度的英語文化和修辭技巧等着這群青少年來探究。他們須要靈活運用所學所知去撰寫、撮寫、改寫各種各樣題材的文章,有時甚至被要求聆聽一大段資料後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默寫:如何以動人的文字和不同的手法,帶着清晰的邏輯、明確的脈絡、和精準的語法向不同的讀者(受眾)表達心中所想是他們每天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。
他們會就着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做專題研究,然後創作相應的文字、圖像、或畫劇等等,口頭及書面報告出來。每天,他們都在超越昨天的自己;而老師此時更像是一個「引領人」,退得更後,給予的不再是「答案」,而是建議、見解,有時甚至是「用問題答問題」,讓這群正夕青春期的少年找到自己。
 
During adolescence, these teenagers will:
  • Be able to submerge themselves in the more boarder and wider contex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,
  • Be motivated to illustrate themselves to different types of audiences gracefully, and
  • Be able to seek and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in the process.